Friday, November 27, 2009

一個年輕會計師的置業夢

多年前大學畢業時, 曾訂下多個人生目標,給予自己時間表, 希望於有限時間內達成。其中第一個當然是會計專業考試,務必三年之內一定要通過。第二三個都是與工作相關的目標,跟着便是置業。說起置業, 很遺憾,遲遲都未能達成。其實時限設在幾時都不再重要, 只知道今天尚在努力當中。

我現在與家人同住的,是港島東一個私人屋苑約七百多平方尺的單位。當年父親聲稱要為東區作開荒牛,孤注一擲,買下這個當時還是荒山野嶺的遠期樓花。幸好有驚無險,數年後樓宇終於落成, 入伙後一住就住了二十多年。驟眼看來,我好像出身小康,居住地區交通便利,該不用為置業而煩惱。 無錯, 與家人同住市區的我, 的確不是太迫切要在短期內買樓,但不迫切不代表不需要。

二十年前幾十呎的小房間當然夠一個小學生使用,但到今天長大成人,又工作了這麼多年, 身外雜物何其多。教科書參考書放滿書架, 上班服、鞋襪、手袋統統都要地方放置。加上工作量多, 有時拿着工作回家趕工,房間放了電腦已沒太多位置放文件, 唯有把工作搬往飯桌。趕job 時在公司夜了回家, 母親總是放心不下, 半夜兩三點還堅持要起床為我做點宵夜,其實心裡面總是難過, 自己這麼大了, 還要她操心。

人長大理應自立,一方面我想有多一點獨立的空間及時間,同時也希望騰出空間讓老人家多點地方走動。所以,我打算在家附近找一個較小的單位,方便照顧家人, 自用之餘也可作長遠投資。

在我家附近, 同一屋苑的細價單位, 大概叫價300 萬元。七成按揭, 佣金厘印加小量裝修, 首期要超過100 萬元。初級會計師頭幾年工資偏低, 雖然有OT 及hardship ( 外地工作津貼) 幫補, 但又要報course 又要放長假考試,支出比收入可能更多。第四年起才是開始儲錢的時機, 長年累月駐守內地不用消費, 加上hardship, 總算累積到一點點現金傍身, 但與100萬元相比, 仍然好像遙遙無期。

當然也曾考慮過按揭保險, 假如按揭八至九成, 首期現金約需50 萬。但同一時間, 每月的供款卻比七成按揭高出接近30%, 還未計保險費用及未來加息壓力在內。今時今日, 一個人置多一頭家的開銷一定倍增,可是公司生意仍未有起色,悠長的無薪假期仍然繼續,減薪及裁員陰影依然未散,今天不知明天事的我實在不敢承受過重的負債。

有指年輕人首次置業不應好高鶩遠, 應由200 萬元左右樓價開始, 不應一出手便心儀半山豪宅。其實我打算只是在家附近找一個小單位,絕對不是什麼豪宅地段,只不過我們一直在這區居住,可是東區在近十年發展迅速,樓價不段向上調,但人工的加幅遠遠追不及。我一邊儲錢但樓價一邊升高,兩者距離愈拉愈遠, 置業這個意欲已經愈來愈低。

身邊其他行業的朋友,都是叻仔、叻女, 畢業不出三數年已經買下他們的第一個物業。這些朋友有的是從事佣金收入的工作,多勞多得,很快便找到他們的第一桶金。又有些是任職高級公務員,得到政府的津貼給予他們買樓自住。這些朋友首次購入的不約而同都是市區交投量高的細價樓盤。眼光準繩的,市道好便放售轉租套現,市道一沉又再入市,幾年間買買賣賣,加上轉職加薪, 經濟能力提高, 不經不覺刻下各人都手持一個近千尺的單位。

反之,作為友儕中唯一的專業人士,在朋友眼中,我屬於過份的謹慎,看着樓市起起跌跌這麼多年,始終不肯入市。其實有苦自己知, 寒窗苦讀三年為了一紙專業證書, 外行人怎會知原來準會計師這三年收入扣除開支,只不過是原地踏步? 以為考取了專業資格薪金會有所調整,怎知一個金融風暴,所有有關的福利都腰斬,連帶其他林林總總的津貼,都因為生意不景而慘遭剝削。各人的收入大幅減少,原有的計劃被迫逐項推遲,當然我的置業計劃也不能幸免。

樓價升跌是由市場自然調節, 吵吵鬧鬧也不可能令一個300 萬元放盤的業主減價100 萬元讓我上車。也不期望有任何大的衝擊去降低樓價, 因為擁有物業的都是平民百姓, 樓價大跌受苦的也是香港市民。

既然不敢望它跌, 又不想白白看着它繼續暴升, 唯有觀望經濟儘快復蘇,老闆能體恤我們的苦況,趕快回復我的收入至合理水平,讓我可以慢慢重拾原有的計劃。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