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幾星期提到核數費用與審計質素優劣的問題,引起多方面的關注。當大家還熱切地討論是否應制定最低消費以確保質素的時候,不妨趁機研究一下,費用高昂的審計,又是不是完全沒有危機。
作為消費者,當然都是希望能夠用愈少的價錢,得到同樣的服務。但在甚麼情況下,消費者明知買貴了仍然是甘心情願?其中一項便是名牌。
名牌是否一定會提供優質的材料與服務,這要由用家自己去定奪。但用名牌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用給別人看。
各大小上市或具規模的私人公司,大都傾向選擇較為人熟悉的品牌作為核數師,一方面名牌會計師行有足夠的人力資源為大集團提供服務;另一方面投資者又或債權人對公司的數據較為緊張,由名牌會計師行經手審核的賬目,投資者與公眾自然對公司的資產與業績信心大增。
但有些時侯,客戶願意付出較高的費用,可能別有原因。客戶與現任的核數師,在一些重大議題上未能達成共識,客戶轉移往其他核數同業尋求專業意見,最後哪一間會計師行能提供客戶要求的答案,便轉投哪一間會計師行。在核數的詞彙裏,這一個過程,叫「Opinion Shopping」。
客戶需要詢問其他核數師意見的,大多是不尋常的交易或會計事項,重點是這些都是重大的,不單數額大,亦可能牽涉到年報披露的敏感內容,不同的詮釋,足以影響整份財務報表的公正性。
現任核數師對客戶了解深入,容易分辨出客戶踏鋼線的理論,大多先傾向與客戶商討可行方案。但對客戶來說,總不能讓核數師破壞自己的算盤,如是者,其他人的意見便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免費收集其他專業詮釋;另一方面,亦可給現任核數師一點壓力。更甚的,商界上一些具經驗的會計師,會在釐定交易合約條款時,已經把核數師牽涉其中,逼核數師作出預先裁定,才正式把交易落實,到年尾審結時,毋須多費唇舌,業績與盈利都能掌握在預算之內。
近年業界對於自來的新客戶都趨於審慎。但始終大會計師行見識的奇難雜症較多,較易接受新客戶似是而非的會計理論,對不尋常事項的詮釋的能力,的確可能較現任會計師行為高。而且生意始終是生意,收入高,當然風險高,較大的會計師行,承受風險的能力,亦相對較強。
但要用到名牌會計師行的高層人員為你左度右度一套大家都過關的論點,費用當然不會是街坊價。對於積極的客戶來說,只要審核完的數字能夠乎合市場預期及要求,便能吸引更多策略性投資者,帶來更佳現金流,就算貴多一倍的核數費用,都不當一回事。
在美國,Opinion Shopping是嚴格禁止的,因為先意見後聘書這個做法,嚴重影響核數的獨立性。但在香港,我不太肯定,因為活生生的例子實在太多。現時上市公司主動轉換核數師的原因,排首位的都是費用問題。其次的理由便較為多樣化,有的是為配合業務發展,有的為了統一集團的核數師,有些說隔幾年想轉一轉,有些甚至沒有提及原因。
小投資者有時看到上市公司重金轉聘大會計師行進行核數,是真的錦上添花還是別有內情,可能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Thursday, August 12, 2010
夢
原來人生不過是一場夢。每天清早醒來,乘著不同的交通工具,潛行進入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夢。工作可以是一場夢,不由自主的,被無形的壓力推著向前,無論如何看錶,時間總好像停滯不前,永沒有完結的時候。
愛情,更是一場夢,可以是一場甜蜜的愛情夢,也可以是一場痛不欲生的夢。情夢容易令人迷失,不知如果醒來。相愛的時候,他的夢便是你的夢。他想見的,他想著的,統統都像為你而設,每一秒每一步,都賞心悅目。但兩人的世界不一定是一對平行線,只要一方有絲毫偏差,世界便在不知不覺間,變得不一樣。二人的距離,幸運的,會愈走愈近。但熱情總在交差一剎那過後慢慢熄滅,夢與醒之間,很難抉擇。
勉強繼續的夢,表面好像風平浪靜。但原來在他的潛意識中,開始抗拒你的存在,再不容許你進入他的思想,他的感受。也許他不是那麼絕情,但他的潛意識總會為他製造保護他的圍牆。捍衛城堡的弓箭,亦同時把你折磨得遍體鱗傷。無論流多少血多少淚,他選擇看不到,也裝作聽不到。
是時候醒來吧。奈何當初進入夢境的時候,迷藥放得太多,現在不知身在何處,求生不得,求死也不能。我知我要找回我的圖騰,但連什麼是我的圖騰,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
這時候需要的,恐怕是狠狠的一擊。哪怕是一盤冰水,或是一棒當頭,甚至是一躍離心,只要能離開這地獄,都要一試。所欠的,是一個清醒的人,帶我返回現實世界。
愛情,更是一場夢,可以是一場甜蜜的愛情夢,也可以是一場痛不欲生的夢。情夢容易令人迷失,不知如果醒來。相愛的時候,他的夢便是你的夢。他想見的,他想著的,統統都像為你而設,每一秒每一步,都賞心悅目。但兩人的世界不一定是一對平行線,只要一方有絲毫偏差,世界便在不知不覺間,變得不一樣。二人的距離,幸運的,會愈走愈近。但熱情總在交差一剎那過後慢慢熄滅,夢與醒之間,很難抉擇。
勉強繼續的夢,表面好像風平浪靜。但原來在他的潛意識中,開始抗拒你的存在,再不容許你進入他的思想,他的感受。也許他不是那麼絕情,但他的潛意識總會為他製造保護他的圍牆。捍衛城堡的弓箭,亦同時把你折磨得遍體鱗傷。無論流多少血多少淚,他選擇看不到,也裝作聽不到。
是時候醒來吧。奈何當初進入夢境的時候,迷藥放得太多,現在不知身在何處,求生不得,求死也不能。我知我要找回我的圖騰,但連什麼是我的圖騰,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
這時候需要的,恐怕是狠狠的一擊。哪怕是一盤冰水,或是一棒當頭,甚至是一躍離心,只要能離開這地獄,都要一試。所欠的,是一個清醒的人,帶我返回現實世界。
Friday, July 23, 2010
回應
看罷Horace兄《最低工時》的文章,請容許仍然活在審計場中的一員,作一點點的補充。
經常看到一個評論,是把核數費用,跟審計質素掛鉤。又或一有上市公司帳目出了岔子,便追溯到核數費用低的原因上。作為上市公司的核數隊員之一,不太認同這個說法。再感性一點說,實在有點委屈,不吐不快。
首先要明白,核數費用的高與低,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作為天天在客戶辦公室打拚的核數員,完全沒半碼子關係。無論老闆收多錢與少錢,我們的月薪都是一樣。核數的流程,是根據客人的風險而製訂,我們不會因為這個job便宜點,便張就點做少幾張confirmations、查少幾張單。與核數費用直接有關係的,是配給的時間足夠不足夠,一job未完一job又開,才要食「鐘」。為甚麼我們不準時放工?為的只是要完成所有的核數過程。
審計的質素高與低,是個人的經驗與操守問題。經驗越多,警覺性越高,才能挑出客戶問題。但是老闆們眼高手低,又要囊括大型客戶,但又不提高人工留著人才,唯有東拉西扯一堆不夠經驗的新人,帶領上市公司審計工作。如Horace兄文中所述,上市公司各有不同業務及複雜程度,雖則審計準則是一樣,但如何應用在每一個不同的客戶上,很靠核數員的經驗及判斷能力。客戶給核數隊伍的所謂憑證,是有用的証明,還是粗俗的所謂被「點」,全憑當事人的judgement。基層的員工,不是沒有質素,只是有時經驗不夠,有心無力。
回到出岔子的議題上,原本就是管理層的責任,為公司製作公平真實的帳目。核數師,只是第三者,在有限的時間上,翻閱及資詢有限的文件及人物,便由此帶出結論,給予股東一個意見。管理層要是有奀念,製作失實的數據,亦會有同樣的能力,把証據隱瞞。無數資深的核數師跳槽商界發展,區區幾年經驗的核數師,試問如何招架?
Horace兄的文章指出核數費用越來越低,這不錯是一個表面問題。請留意,雖然核數費用減低,核數員工又要減薪又要放無薪假,可是會計師行的老闆,生活質素並沒有下降。
如果會計師公會有權力,倒不如查一查會計師行的賬目。作為基層的員工,真的很想知,我們辛辛苦苦為公司賺的錢,到底用到甚麼地方去。上市公司爆了煲,一句專業疏忽,賠償便由保險公司承擔,但卻要千千萬萬小會計師,為爆煲背負失職的形象。專業形象偏低,難怪越來越少新人入行。
經常看到一個評論,是把核數費用,跟審計質素掛鉤。又或一有上市公司帳目出了岔子,便追溯到核數費用低的原因上。作為上市公司的核數隊員之一,不太認同這個說法。再感性一點說,實在有點委屈,不吐不快。
首先要明白,核數費用的高與低,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作為天天在客戶辦公室打拚的核數員,完全沒半碼子關係。無論老闆收多錢與少錢,我們的月薪都是一樣。核數的流程,是根據客人的風險而製訂,我們不會因為這個job便宜點,便張就點做少幾張confirmations、查少幾張單。與核數費用直接有關係的,是配給的時間足夠不足夠,一job未完一job又開,才要食「鐘」。為甚麼我們不準時放工?為的只是要完成所有的核數過程。
審計的質素高與低,是個人的經驗與操守問題。經驗越多,警覺性越高,才能挑出客戶問題。但是老闆們眼高手低,又要囊括大型客戶,但又不提高人工留著人才,唯有東拉西扯一堆不夠經驗的新人,帶領上市公司審計工作。如Horace兄文中所述,上市公司各有不同業務及複雜程度,雖則審計準則是一樣,但如何應用在每一個不同的客戶上,很靠核數員的經驗及判斷能力。客戶給核數隊伍的所謂憑證,是有用的証明,還是粗俗的所謂被「點」,全憑當事人的judgement。基層的員工,不是沒有質素,只是有時經驗不夠,有心無力。
回到出岔子的議題上,原本就是管理層的責任,為公司製作公平真實的帳目。核數師,只是第三者,在有限的時間上,翻閱及資詢有限的文件及人物,便由此帶出結論,給予股東一個意見。管理層要是有奀念,製作失實的數據,亦會有同樣的能力,把証據隱瞞。無數資深的核數師跳槽商界發展,區區幾年經驗的核數師,試問如何招架?
Horace兄的文章指出核數費用越來越低,這不錯是一個表面問題。請留意,雖然核數費用減低,核數員工又要減薪又要放無薪假,可是會計師行的老闆,生活質素並沒有下降。
如果會計師公會有權力,倒不如查一查會計師行的賬目。作為基層的員工,真的很想知,我們辛辛苦苦為公司賺的錢,到底用到甚麼地方去。上市公司爆了煲,一句專業疏忽,賠償便由保險公司承擔,但卻要千千萬萬小會計師,為爆煲背負失職的形象。專業形象偏低,難怪越來越少新人入行。
Friday, July 16, 2010
審計足球賽
世界盃曲終人散,頻頻爆冷的賽果,一度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不諳任何運動的我,足球對我來說,更加毫無頭緒。然而,身邊不多不少總有人是足球愛好者,加上今年賽事只有收費電視播放,造就了很多外出聚會的理由。正在加班的同事們,每有重要賽事,都會把晚飯時間延遲,工作至10時才出外睇波兼用膳,絕不浪費時間。耳濡目染,2010年的世界盃,除了學到什麼是越位外,還開始明白:足球,不是只有入球的才是英雄,其他球員的組織及合作,亦是賽事的關鍵。
對於愛好足球的老闆來說,每一個客戶的核數隊伍,都是一隊足球隊。外出與客戶實戰的,統統都是前鋒球員。前線核數師是拿分數的球員,與客戶埋身肉博。優秀的前鋒核數師,除了會計與審計學術概念要有紮實的基礎,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及社交手腕,才能在審計場上顯出身手。表現好的前線核數師不但能為整個隊伍取得分數,還可以為自己提高身價。
處理過重要客戶的球員,與一向服務小型客戶的同事相比,受經理歡迎的程度自然較高,在人手編排時,爭人情況亦不時出現,甚至轉工跳槽,假若參與過大型賽事,經驗值自然較高,議價能力相對亦較強。
不同級數的核數經理通常都守在中場及後防位置,處理一般的客戶事務,留給前線便可以了。但遇着較大規模的客戶,便有需要變換陣型。中場的初級經理在這些情況下便被推上前鋒位置,與客戶直接接觸,參與實地的核數工作。
當遇上較難纏的客戶,前鋒制衡不住,一直擔任後衛的高級的經理們便要全神貫注,保持實力的防守,一方面希望解圍,扭轉形勢,令球隊回復陣型,另一方面要保護後防,以免對手乘虛而入。
龍門又如何?現在中型以上的會計師行,都有一個技術部門(Technical Department),負責守龍門。技術部門的工作,主要是為年報、招股書或其他有會計師行標籤的公開文件作出獨立審閱。在有需要時,如有會計、審核或披露上的問題,技術部門會為核數隊提供指引,在有關條例上灰色的地帶,技術部亦會擔當會計師行內部的最後詮釋。
每一個攻向龍門的射球,都是一個核數風險,有時我們會形容技術部負責拆炸彈,有時又形容他們守衛着會計師行的龍門。經過最近幾件轟動審計界的案件,各大技術部門在審閱每一個案件時更趨審慎,有時客戶不理解,總是把麻煩算在前線核數隊上,但基於維持部門的獨立性,技術部不能與客戶接觸,夾在中間的,便是無耐的前線核數隊。
領隊又是誰?工作性質上,合夥人又或老闆,作為領隊角色,理所當然。核數隊伍內每一個人的特質,專長與弱點,作為領隊理論上應有深入的瞭解,領隊亦應對每個客戶有相當的認識,對方的規模,會計部的質素,管理層態度及取向,通通都是決定陣型時要考慮之列。隊伍的攻防策略,人手的安排,面對客人強勢的對策,亦是作為老闆要為隊伍提供的引導。
在核數過程中,雖然不能一同落場對戰,但作為隊員,總希望領隊可以在旁為球員打氣,為筋疲力盡的隊伍提供一支強心針。
但是,我們遇着的領隊,他們的時間,並不是放在提高球隊的質素上。老闆們着重的只是球隊的盈虧。他們整天在開會及見客,只在努力找尋新的收入。訓練及組織的工作,都放在本身都在球場上作戰的經理身上,經理們在場上一邊守着自己的位置,一邊又要兼顧其他隊員的表現。有時幾場賽事一同進行,稍一不慎,「漏波」事件經常發生。守門員也不是萬能,總有被進球的時候。面對挫敗的戰績,要怪,領隊卻只會怪在上場球員的頭上,他們從來都不會檢討自己,領導是否無方。到頭來,球隊失去鬥志,互相猜疑,漸漸踢成一盤散沙,球員走的走,散的散,毫無留戀。
要令一隊球隊成功,要有領隊們充分的參與,並不單是湊夠人數便能成事。核數隊一樣,隨便放一堆人出去工作,並不代表一定能把工作完成。為了收入,不顧對方底細,便亂推球員出賽,落得一場混戰,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經過個多月的世界盃賽事,得到的結論,便是審計界的足球賽,與真實球賽最大的分別,是領隊們管理不善,原來是不用辭職的。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對於愛好足球的老闆來說,每一個客戶的核數隊伍,都是一隊足球隊。外出與客戶實戰的,統統都是前鋒球員。前線核數師是拿分數的球員,與客戶埋身肉博。優秀的前鋒核數師,除了會計與審計學術概念要有紮實的基礎,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及社交手腕,才能在審計場上顯出身手。表現好的前線核數師不但能為整個隊伍取得分數,還可以為自己提高身價。
處理過重要客戶的球員,與一向服務小型客戶的同事相比,受經理歡迎的程度自然較高,在人手編排時,爭人情況亦不時出現,甚至轉工跳槽,假若參與過大型賽事,經驗值自然較高,議價能力相對亦較強。
不同級數的核數經理通常都守在中場及後防位置,處理一般的客戶事務,留給前線便可以了。但遇着較大規模的客戶,便有需要變換陣型。中場的初級經理在這些情況下便被推上前鋒位置,與客戶直接接觸,參與實地的核數工作。
當遇上較難纏的客戶,前鋒制衡不住,一直擔任後衛的高級的經理們便要全神貫注,保持實力的防守,一方面希望解圍,扭轉形勢,令球隊回復陣型,另一方面要保護後防,以免對手乘虛而入。
龍門又如何?現在中型以上的會計師行,都有一個技術部門(Technical Department),負責守龍門。技術部門的工作,主要是為年報、招股書或其他有會計師行標籤的公開文件作出獨立審閱。在有需要時,如有會計、審核或披露上的問題,技術部門會為核數隊提供指引,在有關條例上灰色的地帶,技術部亦會擔當會計師行內部的最後詮釋。
每一個攻向龍門的射球,都是一個核數風險,有時我們會形容技術部負責拆炸彈,有時又形容他們守衛着會計師行的龍門。經過最近幾件轟動審計界的案件,各大技術部門在審閱每一個案件時更趨審慎,有時客戶不理解,總是把麻煩算在前線核數隊上,但基於維持部門的獨立性,技術部不能與客戶接觸,夾在中間的,便是無耐的前線核數隊。
領隊又是誰?工作性質上,合夥人又或老闆,作為領隊角色,理所當然。核數隊伍內每一個人的特質,專長與弱點,作為領隊理論上應有深入的瞭解,領隊亦應對每個客戶有相當的認識,對方的規模,會計部的質素,管理層態度及取向,通通都是決定陣型時要考慮之列。隊伍的攻防策略,人手的安排,面對客人強勢的對策,亦是作為老闆要為隊伍提供的引導。
在核數過程中,雖然不能一同落場對戰,但作為隊員,總希望領隊可以在旁為球員打氣,為筋疲力盡的隊伍提供一支強心針。
但是,我們遇着的領隊,他們的時間,並不是放在提高球隊的質素上。老闆們着重的只是球隊的盈虧。他們整天在開會及見客,只在努力找尋新的收入。訓練及組織的工作,都放在本身都在球場上作戰的經理身上,經理們在場上一邊守着自己的位置,一邊又要兼顧其他隊員的表現。有時幾場賽事一同進行,稍一不慎,「漏波」事件經常發生。守門員也不是萬能,總有被進球的時候。面對挫敗的戰績,要怪,領隊卻只會怪在上場球員的頭上,他們從來都不會檢討自己,領導是否無方。到頭來,球隊失去鬥志,互相猜疑,漸漸踢成一盤散沙,球員走的走,散的散,毫無留戀。
要令一隊球隊成功,要有領隊們充分的參與,並不單是湊夠人數便能成事。核數隊一樣,隨便放一堆人出去工作,並不代表一定能把工作完成。為了收入,不顧對方底細,便亂推球員出賽,落得一場混戰,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經過個多月的世界盃賽事,得到的結論,便是審計界的足球賽,與真實球賽最大的分別,是領隊們管理不善,原來是不用辭職的。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Friday, June 11, 2010
防貪由家規開始
廉政公署早一陣子可真忙碌,單是執行處在幾件矚目的案件中,就馬不停蹄,頻頻邀請名人及專業人士飲咖啡。而社區關係處最近亦打鐵趁熱,走訪各有關的機構,宣揚防貪訊息。
作為會計師行,自然是對象之一。講座當日,會議室座無虛席,好不熱熱鬧。主講者是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的專員,講座提及專業人士應有的誠信,貪污的定義,亦有以往案件的分析。其實不論是否專業人員,或以往已曾聽過有關的講座,定期參與廉署的活動及更新訊息,亦可以鞏固每一個人廉潔的概念,減低罪行發生的機會。
根據《防止賄賂條例》第九條,要構成貪污罪行,有四大元素,簡稱4As:
(A)gent,以代理人/僱員的身份;(A)ccepts/Solicits Advantages,接受或索取任何利益;(A)cts,作出(或不作出)任何與其主事人/僱主的事務或業務有關的作為;without (A)pproval from principal/employer,而該行為並無主事人/僱主的合法批准。
第一個A較直接,相信毋須多加解釋。至於第二個A,必要留意「索取」利益,已足以構成罪行,即使到最後有關的利益未有正式轉移。而「利益」所包括的,不單只金錢,任何饋贈、職位、貸款、其他服務或優待、行使或不行使任何權利、權力或職責等等,都計算在內。「利益」並無materiality,即使一分幾毫,亦足以構成罪行。而「利益」的定義,並不包括「款待(Entertainment)」。根據法例,款待指供應在當場享用的食物或飲品,以及任何與此項供應有關或同時提供的其他款待。
試舉例,如核數師出job時客人邀請共進午餐,又或核數隊回贈會計部豐富下午茶,據法例都不計算入「利益」的範圍,大家可以安心繼續這類聯誼活動。「即場享用」亦別有含意,大伙兒食完離開無問題,但外賣帶走,就算是收受利益了。有男同事十分關心,提出在內地與客人往卡拉OK或酒吧又算不算收受利益?尤其是有伴唱那種。據專員所述,卡拉OK或酒吧提供食物或飲品,而伴唱可算是同時提供的其他款待,所以,理應沒有問題。不過專員特別提醒,所有「款待」只可以「即場享用」,「帶走」的,便算收受利益,足以構成罪行了。專員的幽默,頓時引起心水清的觀眾滿堂大笑。
第三個A,所有的行為是要與僱主的業務有關,即是說,索取或收受利益是涉及工作範圍內的任何行為,便可構成罪行。這還包括任何僱員意圖欺騙其僱主,使用任何虛假、錯誤或欠妥的陳述、收據、賬目或其他文件,而對其僱主有利害關係,此等行為即屬犯罪。比方說,不誠實的費用報銷或超時工作申報,而導致僱主有損失,便屬犯罪。
第四個A,是整個元素的核心,便是僱主的批准。以上提及的三個A,除了欺騙僱主是直接犯罪外,其他只要得到僱主的事前批准,便不會構成貪污罪行。所以,要防止任何貪污的發生,僱主的責任,十分重要。及早製訂員工紀律守則,早點讓員工瞭解公司的「家規」,比起出事後才檢討,更加有效防治貪污。一般來說,紀律守則應包括:提供、索取和收受利益的定義;接受款待的指引;申報利益衝突的要求;處理公司資訊及財物規則,及查詢和投訴的渠道。公司亦應向員工聲明,一旦發生事情,一律秉公辦理。公司亦不妨提供各地罰則供員工參考,以作警惕。如犯事地點在內地,以內地為例,經濟犯罪最高的刑罰,可以是死刑。
就以會計師行來說,前線員工大部分時間都要與客戶接觸,所以員工一入職,僱主應有責任向員工講解公司的指引,例如客戶給予的款待及饋贈,在什麼情況可以接受,在什麼時候需要拒絕及彙報,對於新入行的員工來說,這種明確的指示不可缺少。但隨着員工經歷慢慢累積,現實生活會發生的事情,很多時並不是一條線可以界定錯或對。僱主或經理們,便應定期與員工聚會,交流一下客戶不尋常的舉動。上司亦可分享個人的經驗,令員工們更能自覺性地分辨出客戶成疑的動機,從而掀出問題的客戶,避免員工墮入不良客戶的圈套。上司亦應對下屬的不尋常行為加緊留意,例如下屬經濟狀況有否突然轉變,工作態度突然散漫,或突然進取,又長期不願放假,不放手工作與其他同事,這些都可能是問題的徵兆。
據廉政公署的經驗指出,以往犯下貪污罪行的,不少原是年輕及聰明的明日之星。他們察覺到制度及流程的漏洞,理應向上級報告及提供解決方案。但因為他們個別的原因,反過來精心設計一套計劃,鋌而走險從中取利。所以,這亦是僱主的責任,定期檢討及測試內部控制的流程,以防小漏洞引來大損失。
要防範貪污發生,內部的把關才是最重要。不單要有完善的內部控制,最重要的,是有廉潔的員工。香港廉政公署很着重從小教育下一代廉潔的精神,想當年我在大學才接觸到廉署的講座,到近來已擴展到找來劇團製作話劇在各中學演出,用輕鬆的手法,灌輸廉潔的概念。
我相信香港人廉潔的觀念基本上是穩健的。但近年與內地做生意成了本地收入的一大來源,面對內地仍然深厚的「關係」文化,有時很多預早訂下的制度,可能已慢慢變成了灰色地帶。所以,僱主與員工緊密的交流,多留意客戶及員工不尋常的舉動,是避免罪行發生的第一步。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作為會計師行,自然是對象之一。講座當日,會議室座無虛席,好不熱熱鬧。主講者是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的專員,講座提及專業人士應有的誠信,貪污的定義,亦有以往案件的分析。其實不論是否專業人員,或以往已曾聽過有關的講座,定期參與廉署的活動及更新訊息,亦可以鞏固每一個人廉潔的概念,減低罪行發生的機會。
根據《防止賄賂條例》第九條,要構成貪污罪行,有四大元素,簡稱4As:
(A)gent,以代理人/僱員的身份;(A)ccepts/Solicits Advantages,接受或索取任何利益;(A)cts,作出(或不作出)任何與其主事人/僱主的事務或業務有關的作為;without (A)pproval from principal/employer,而該行為並無主事人/僱主的合法批准。
第一個A較直接,相信毋須多加解釋。至於第二個A,必要留意「索取」利益,已足以構成罪行,即使到最後有關的利益未有正式轉移。而「利益」所包括的,不單只金錢,任何饋贈、職位、貸款、其他服務或優待、行使或不行使任何權利、權力或職責等等,都計算在內。「利益」並無materiality,即使一分幾毫,亦足以構成罪行。而「利益」的定義,並不包括「款待(Entertainment)」。根據法例,款待指供應在當場享用的食物或飲品,以及任何與此項供應有關或同時提供的其他款待。
試舉例,如核數師出job時客人邀請共進午餐,又或核數隊回贈會計部豐富下午茶,據法例都不計算入「利益」的範圍,大家可以安心繼續這類聯誼活動。「即場享用」亦別有含意,大伙兒食完離開無問題,但外賣帶走,就算是收受利益了。有男同事十分關心,提出在內地與客人往卡拉OK或酒吧又算不算收受利益?尤其是有伴唱那種。據專員所述,卡拉OK或酒吧提供食物或飲品,而伴唱可算是同時提供的其他款待,所以,理應沒有問題。不過專員特別提醒,所有「款待」只可以「即場享用」,「帶走」的,便算收受利益,足以構成罪行了。專員的幽默,頓時引起心水清的觀眾滿堂大笑。
第三個A,所有的行為是要與僱主的業務有關,即是說,索取或收受利益是涉及工作範圍內的任何行為,便可構成罪行。這還包括任何僱員意圖欺騙其僱主,使用任何虛假、錯誤或欠妥的陳述、收據、賬目或其他文件,而對其僱主有利害關係,此等行為即屬犯罪。比方說,不誠實的費用報銷或超時工作申報,而導致僱主有損失,便屬犯罪。
第四個A,是整個元素的核心,便是僱主的批准。以上提及的三個A,除了欺騙僱主是直接犯罪外,其他只要得到僱主的事前批准,便不會構成貪污罪行。所以,要防止任何貪污的發生,僱主的責任,十分重要。及早製訂員工紀律守則,早點讓員工瞭解公司的「家規」,比起出事後才檢討,更加有效防治貪污。一般來說,紀律守則應包括:提供、索取和收受利益的定義;接受款待的指引;申報利益衝突的要求;處理公司資訊及財物規則,及查詢和投訴的渠道。公司亦應向員工聲明,一旦發生事情,一律秉公辦理。公司亦不妨提供各地罰則供員工參考,以作警惕。如犯事地點在內地,以內地為例,經濟犯罪最高的刑罰,可以是死刑。
就以會計師行來說,前線員工大部分時間都要與客戶接觸,所以員工一入職,僱主應有責任向員工講解公司的指引,例如客戶給予的款待及饋贈,在什麼情況可以接受,在什麼時候需要拒絕及彙報,對於新入行的員工來說,這種明確的指示不可缺少。但隨着員工經歷慢慢累積,現實生活會發生的事情,很多時並不是一條線可以界定錯或對。僱主或經理們,便應定期與員工聚會,交流一下客戶不尋常的舉動。上司亦可分享個人的經驗,令員工們更能自覺性地分辨出客戶成疑的動機,從而掀出問題的客戶,避免員工墮入不良客戶的圈套。上司亦應對下屬的不尋常行為加緊留意,例如下屬經濟狀況有否突然轉變,工作態度突然散漫,或突然進取,又長期不願放假,不放手工作與其他同事,這些都可能是問題的徵兆。
據廉政公署的經驗指出,以往犯下貪污罪行的,不少原是年輕及聰明的明日之星。他們察覺到制度及流程的漏洞,理應向上級報告及提供解決方案。但因為他們個別的原因,反過來精心設計一套計劃,鋌而走險從中取利。所以,這亦是僱主的責任,定期檢討及測試內部控制的流程,以防小漏洞引來大損失。
要防範貪污發生,內部的把關才是最重要。不單要有完善的內部控制,最重要的,是有廉潔的員工。香港廉政公署很着重從小教育下一代廉潔的精神,想當年我在大學才接觸到廉署的講座,到近來已擴展到找來劇團製作話劇在各中學演出,用輕鬆的手法,灌輸廉潔的概念。
我相信香港人廉潔的觀念基本上是穩健的。但近年與內地做生意成了本地收入的一大來源,面對內地仍然深厚的「關係」文化,有時很多預早訂下的制度,可能已慢慢變成了灰色地帶。所以,僱主與員工緊密的交流,多留意客戶及員工不尋常的舉動,是避免罪行發生的第一步。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Friday, April 30, 2010
新人第一個peak season
去年底的離職潮,對我們工作的影響頗大。原本已經計劃好的工作及人手,都因為一個又一個同事的離職而改了又改。但在時間表照舊,工作量沒有減低的情況下,我們惟有用最快的方法招請一批新人回來。有新同事當然可以紓緩一部分的壓力,但走十個才聘回六個,加上與新人的磨合時間有長有短,對我們這些前線工作人員來說,簡直是百上加斤。
在我的隊伍內,來了一個大男孩。第一天上工,便匆匆趕到客戶的辦事處,與我們會合。據理解新同事不乏帶隊的經驗,亦曾處理不少複雜的consolidation問題,這正彌補我們這兒的空缺。當期待已久的大男孩到步時,他卻只介紹自己的名字及簡略交代經驗,說話並不多。由於是中途入伍,前部分有關「sub仔」(子公司)的工作已完成七七八八,新同事在我們這裏,主要是協助埋尾,例如幫忙校對客戶準備的consolidation,及開始財務報表的第一份草稿。
大男孩適應得很快,雖然沒有參與前期的工作,但只用了很短時間,已經掌握了整個客戶的背景,及每一間「sub仔」的業務。雖說以前未有上市公司核數經驗,但他一面做一面問,亦主動做research,所以只需稍作提點,亦能把有關的條例引證,作為理據與客人交流。例如今年新修訂的會計準則,大男孩亦早有準備,除了財務報表上各項目名稱上的轉變,就算私人企業無需用到的segment reporting,大男孩也能根據最新的要求,與客戶研究得有板有眼。
前陣子,大伙兒在內地已捱了一個多月,把必須在內地完成的工作,盡早完成。其實所謂完成,都是大概七成左右,因為這個客戶為了早一年試行三個月的業績公告,便決定把deadline提早三個星期,有關的fieldwork工作,惟有左cut右cut。所以我們從內地回港時,完成的working papers都只是前期簡單的部分。其他例牌最遲提供的資料,例如,庫存及關連公司的來往賬,差不多最後一個星期才有。又要抽sample又要睇單,剩餘的時間根本只夠用草稿及筆記形式記下結果,working papers都要留待回港後才能完成。所以,雖說在香港工作始終較在內地為佳,但每天辦公時間過後,我們都會一同返回自己的公司,就連新同事也不例外,繼續把握時間,處理其他未完成的工作。
雖然一起工作了一段日子,大男孩依然很沉默,但凡與工作無關的對話,仍不太熱烈參與。我們通常工作至凌晨,翌日早上準時客戶辦事處出現。但大男孩總不願離開,我們常常叫他新上任不要去得那麼盡,但他總是微微笑點點頭,說留多一會便可以了。
這樣每天都像打仗及走難的日子,不經不覺進入尾聲。Bulk print捱了兩日兩夜,整隊team終於可各自回家睡足十多二十小時。到下次開工時,已經是兩個工作天之後,可算是整team人開job以後分別得最長的日子。晚上我們一起出去,吃了一個豐富的晚餐,摸着酒杯底,大男孩終於開口,娓娓道來他這個多月來的感受。
大男孩原本在一間約一百人的會計行工作,大部分客戶是私人企業。在舊公司其實已四、五年,算是高級的一群了,但上市那幾個客戶的工作,只由相關的同事長期佔據,外人很難插手。加上工作性質沒有什麼突破,所以趁我們招聘經驗核數員,便希望轉一轉新環境。當知道被取錄時固然滿懷希望,誰料offer給他的是低了一級的職位,雖然人工仍較舊公司高出一點點,但原本那份對新工作的熱誠,已減退了一大半。
到大男孩正式投入工作,一揭開客戶的group chart及consol worksheet,立時眼花繚亂。一個大consol內藏幾個細consol,又有收購又有減持,單是理解這些restructuring,也用了好幾天。為了不妨礙我們的工作,他每天都回家拿出書本重溫有關的步驟及要項,才較有信心與我們討論有關事項的細節。
審核財務報表也是一個難忘的經歷。當大男孩滿有信心地draft好第一稿給我檢閱的時候,我在他的心血上作出大量的修改,令他原本的稿件,除了數字外,都被改得面目全非。想不到原來我這些動作,令他覺得自己做漏了很多東西,認為自己很不濟。因為他們在舊公司,客人年度中間的業務很少改變,加一行新的數字大致上已完成新的報表。但我們這個客戶有點不同,年中進行了很多特殊的交易,每一個項目也需要一個註釋,才能讓讀者明白數字背後的故事。其實他已經做對了大部分,只不過有些寫法,與我們慣用的有點不同,他的自責看來是想多了。
還有,我們每天工作上的種種厭惡性事件,例如重複又重複的conference call,與其他professional parties的爭拗,夾在老闆與客人中間成磨心等等,雖然矛頭不是指向大男孩,但看在他的眼中,也令他感到無比的壓力。
大男孩由上工開始,以為自己被大才小用,滿肚委屈,直至明白這種工作原來真的不容易應付,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心路歷程。難怪他一路都不作聲,只有從我們的對談中找出自己的位置,而急步力追。我們聽罷大男孩吐心聲之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我們一直以為是工作太辛苦,又或我們是否給予太大壓力,又不擅辭令,令大男孩難以融入。
為了鼓勵大男孩,我們齊齊向他敬一杯,希望他經過一個peak season的洗練,不要就此怕了這種生活。金融市場的工作,的確帶來很多大開眼界的機會,就算核數不是終身的職業,這些經驗也可累積起來,作為將來跳出商界的條件。為了未來,核數師的life,其實真的很難balance。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在我的隊伍內,來了一個大男孩。第一天上工,便匆匆趕到客戶的辦事處,與我們會合。據理解新同事不乏帶隊的經驗,亦曾處理不少複雜的consolidation問題,這正彌補我們這兒的空缺。當期待已久的大男孩到步時,他卻只介紹自己的名字及簡略交代經驗,說話並不多。由於是中途入伍,前部分有關「sub仔」(子公司)的工作已完成七七八八,新同事在我們這裏,主要是協助埋尾,例如幫忙校對客戶準備的consolidation,及開始財務報表的第一份草稿。
大男孩適應得很快,雖然沒有參與前期的工作,但只用了很短時間,已經掌握了整個客戶的背景,及每一間「sub仔」的業務。雖說以前未有上市公司核數經驗,但他一面做一面問,亦主動做research,所以只需稍作提點,亦能把有關的條例引證,作為理據與客人交流。例如今年新修訂的會計準則,大男孩亦早有準備,除了財務報表上各項目名稱上的轉變,就算私人企業無需用到的segment reporting,大男孩也能根據最新的要求,與客戶研究得有板有眼。
前陣子,大伙兒在內地已捱了一個多月,把必須在內地完成的工作,盡早完成。其實所謂完成,都是大概七成左右,因為這個客戶為了早一年試行三個月的業績公告,便決定把deadline提早三個星期,有關的fieldwork工作,惟有左cut右cut。所以我們從內地回港時,完成的working papers都只是前期簡單的部分。其他例牌最遲提供的資料,例如,庫存及關連公司的來往賬,差不多最後一個星期才有。又要抽sample又要睇單,剩餘的時間根本只夠用草稿及筆記形式記下結果,working papers都要留待回港後才能完成。所以,雖說在香港工作始終較在內地為佳,但每天辦公時間過後,我們都會一同返回自己的公司,就連新同事也不例外,繼續把握時間,處理其他未完成的工作。
雖然一起工作了一段日子,大男孩依然很沉默,但凡與工作無關的對話,仍不太熱烈參與。我們通常工作至凌晨,翌日早上準時客戶辦事處出現。但大男孩總不願離開,我們常常叫他新上任不要去得那麼盡,但他總是微微笑點點頭,說留多一會便可以了。
這樣每天都像打仗及走難的日子,不經不覺進入尾聲。Bulk print捱了兩日兩夜,整隊team終於可各自回家睡足十多二十小時。到下次開工時,已經是兩個工作天之後,可算是整team人開job以後分別得最長的日子。晚上我們一起出去,吃了一個豐富的晚餐,摸着酒杯底,大男孩終於開口,娓娓道來他這個多月來的感受。
大男孩原本在一間約一百人的會計行工作,大部分客戶是私人企業。在舊公司其實已四、五年,算是高級的一群了,但上市那幾個客戶的工作,只由相關的同事長期佔據,外人很難插手。加上工作性質沒有什麼突破,所以趁我們招聘經驗核數員,便希望轉一轉新環境。當知道被取錄時固然滿懷希望,誰料offer給他的是低了一級的職位,雖然人工仍較舊公司高出一點點,但原本那份對新工作的熱誠,已減退了一大半。
到大男孩正式投入工作,一揭開客戶的group chart及consol worksheet,立時眼花繚亂。一個大consol內藏幾個細consol,又有收購又有減持,單是理解這些restructuring,也用了好幾天。為了不妨礙我們的工作,他每天都回家拿出書本重溫有關的步驟及要項,才較有信心與我們討論有關事項的細節。
審核財務報表也是一個難忘的經歷。當大男孩滿有信心地draft好第一稿給我檢閱的時候,我在他的心血上作出大量的修改,令他原本的稿件,除了數字外,都被改得面目全非。想不到原來我這些動作,令他覺得自己做漏了很多東西,認為自己很不濟。因為他們在舊公司,客人年度中間的業務很少改變,加一行新的數字大致上已完成新的報表。但我們這個客戶有點不同,年中進行了很多特殊的交易,每一個項目也需要一個註釋,才能讓讀者明白數字背後的故事。其實他已經做對了大部分,只不過有些寫法,與我們慣用的有點不同,他的自責看來是想多了。
還有,我們每天工作上的種種厭惡性事件,例如重複又重複的conference call,與其他professional parties的爭拗,夾在老闆與客人中間成磨心等等,雖然矛頭不是指向大男孩,但看在他的眼中,也令他感到無比的壓力。
大男孩由上工開始,以為自己被大才小用,滿肚委屈,直至明白這種工作原來真的不容易應付,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心路歷程。難怪他一路都不作聲,只有從我們的對談中找出自己的位置,而急步力追。我們聽罷大男孩吐心聲之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我們一直以為是工作太辛苦,又或我們是否給予太大壓力,又不擅辭令,令大男孩難以融入。
為了鼓勵大男孩,我們齊齊向他敬一杯,希望他經過一個peak season的洗練,不要就此怕了這種生活。金融市場的工作,的確帶來很多大開眼界的機會,就算核數不是終身的職業,這些經驗也可累積起來,作為將來跳出商界的條件。為了未來,核數師的life,其實真的很難balance。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Friday, April 2, 2010
財技影畫戲
一個好的電影劇本,要用資金去聘用好的導演及演員,才能吸引觀眾購票入場。一個有周詳計劃的財技劇本,製作人毋需出動龐大資金,只要劇本能掌握市場風向,自能吸引散戶自掏腰包,甘願成為劇目的臨記,為製作人演出。
由籌備到演出一個財技劇目,過程與製作影片一樣,可以經年累月。擅長策劃財技劇本的,有人叫他們作「財技師」。財技師聯同中間人尤如星探,不斷在市場上尋尋覓覓,找尋新片主角。有人在市場玩得意興闌珊,想埋單收錢離場。有人滿腔計劃蠢蠢欲動,想入場分一杯羹。一旦搭上財技師及中間人,經財技師周詳策劃,買方賣方都可以不費分亳,從容地在市場上交換身份。
外間常常覺得,核數師掌握客戶第一手數據,一定知道很多市場想知的機密。其實未必,反過來,在一單deal云云的專業團隊當中,核數師往往是整個劇目中,最後知後覺的一個。夠經驗的財技師,配合熟悉會計審計及上市規則的客戶監製,預先計劃在會計師報告中想披露與及不想披露的資料,而周詳地計劃劇本的每一細節,在結數前,合情合法地按劇本辨事。整個deal接近尾聲,才「飛紙仔」急call核數師入戲棚,給予最短的時間,跟著別人已寫好的劇本,完成最費時的工作。核數師每一個要求,核數師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劇本內早已度好的對白,製作人一早已作好準備,拿出似有還無的理據,挑戰核數師的尺度。
我想說甚麼?具體一點,有一些交易或訊息,應該向各小股東或其他投資人士,作出應有的披露。但這些都因為有系統的部署,而統統跌出披露的範圍。又或一些數字,沒有實質的支持,卻又因為制度上容許一點點的幻想和虛構空間,而被有心人加以濫用。一眾小股民,根據化了妝的業績及報告,聽著消息或財經演員的演繹,便踴躍入市。他們可能不明白,放出這些所謂消息,都是財技劇本的一部分;又其實他們統統都明白,這不過是一場財技影畫戲,但仍想搭搭順風車,賺完就走。散戶,是財技劇本的臨記,卻又提供著整個劇團的資金。而核數師,是劇本的大茄,配角也不如,眼看著天文數字出街,卻又不能動它分毫。
我不明白,大家都是會計師,大家都是專業,為何有人的專業,會被利益沖昏。沒錯在過程中沒有偷沒有搶,但肯定沒有用到良知。我還未到那個程度,看得明白財技箇中底蘊,我只看著每一天有多少的成交,就等如看到多少人中了財技的圈套。到落幕那一刻,財技師及中間人早已分得巨額獎金,各專業團隊亦已瓜分服務費用,而製作及有關人等,則套現現金一袋袋抬走。搾乾搾淨後剩下的,只有一個軀殼,及一堆堆拿著廢紙,走不及的蟹民。
最近認識一位來港工作的日本籍會計師,他略懂英語,但並不流利。他形容自己在香港像一個啞巴,很多東西想說,但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來。我現在深深體會到這個有口難言、無能為力的感覺。財務報表及核數報告,理應是核數師的嘴巴,把核數過程中,有需要對公眾作出交待的事情,在報告中表達出來。但現在我們這個專業能力,被一鼓無形的妖法壓抑著。看著身後放著一本本的會計及條例書本,甚麼辦法也沒有,有的只有一臉無奈。
由籌備到演出一個財技劇目,過程與製作影片一樣,可以經年累月。擅長策劃財技劇本的,有人叫他們作「財技師」。財技師聯同中間人尤如星探,不斷在市場上尋尋覓覓,找尋新片主角。有人在市場玩得意興闌珊,想埋單收錢離場。有人滿腔計劃蠢蠢欲動,想入場分一杯羹。一旦搭上財技師及中間人,經財技師周詳策劃,買方賣方都可以不費分亳,從容地在市場上交換身份。
外間常常覺得,核數師掌握客戶第一手數據,一定知道很多市場想知的機密。其實未必,反過來,在一單deal云云的專業團隊當中,核數師往往是整個劇目中,最後知後覺的一個。夠經驗的財技師,配合熟悉會計審計及上市規則的客戶監製,預先計劃在會計師報告中想披露與及不想披露的資料,而周詳地計劃劇本的每一細節,在結數前,合情合法地按劇本辨事。整個deal接近尾聲,才「飛紙仔」急call核數師入戲棚,給予最短的時間,跟著別人已寫好的劇本,完成最費時的工作。核數師每一個要求,核數師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劇本內早已度好的對白,製作人一早已作好準備,拿出似有還無的理據,挑戰核數師的尺度。
我想說甚麼?具體一點,有一些交易或訊息,應該向各小股東或其他投資人士,作出應有的披露。但這些都因為有系統的部署,而統統跌出披露的範圍。又或一些數字,沒有實質的支持,卻又因為制度上容許一點點的幻想和虛構空間,而被有心人加以濫用。一眾小股民,根據化了妝的業績及報告,聽著消息或財經演員的演繹,便踴躍入市。他們可能不明白,放出這些所謂消息,都是財技劇本的一部分;又其實他們統統都明白,這不過是一場財技影畫戲,但仍想搭搭順風車,賺完就走。散戶,是財技劇本的臨記,卻又提供著整個劇團的資金。而核數師,是劇本的大茄,配角也不如,眼看著天文數字出街,卻又不能動它分毫。
我不明白,大家都是會計師,大家都是專業,為何有人的專業,會被利益沖昏。沒錯在過程中沒有偷沒有搶,但肯定沒有用到良知。我還未到那個程度,看得明白財技箇中底蘊,我只看著每一天有多少的成交,就等如看到多少人中了財技的圈套。到落幕那一刻,財技師及中間人早已分得巨額獎金,各專業團隊亦已瓜分服務費用,而製作及有關人等,則套現現金一袋袋抬走。搾乾搾淨後剩下的,只有一個軀殼,及一堆堆拿著廢紙,走不及的蟹民。
最近認識一位來港工作的日本籍會計師,他略懂英語,但並不流利。他形容自己在香港像一個啞巴,很多東西想說,但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來。我現在深深體會到這個有口難言、無能為力的感覺。財務報表及核數報告,理應是核數師的嘴巴,把核數過程中,有需要對公眾作出交待的事情,在報告中表達出來。但現在我們這個專業能力,被一鼓無形的妖法壓抑著。看著身後放著一本本的會計及條例書本,甚麼辦法也沒有,有的只有一臉無奈。
Wednesday, March 3, 2010
會計女強人之不是敗犬
友人傳來一個連結,說前天星期二檔案很有noise,題目是「中女告白」。竟然有人開始與我分享中女告白,看來,我不再青春了。
據調查顯示,香港是其中一個聘用最多女性的商業社會,而高達八成的企業有聘用女性出任管理層職位。雖然如此, 這個大都會用來衡量一個女性的成功指數, 仍然以嫁得出與否為基準; 結了婚的, 又以丈夫的財政狀況來界定嫁得好與壞;生孩子的,最好一索得男,二索得女;孩子大了,又要爭崩頭入名校,爭不到的,便要生要死。難道女性的一生,就是在這樣比比鬥鬥之下渡過嗎?
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一群氣量淺窄的人,開始把不夠理想化的人物或其個性,用標籤分化起來。有要求的叫「港女」,不善交際的是「宅男」,適婚但未婚的喚作「中女」或「敗犬」,有幸結了婚但稍露疲態的又即被貶為「師奶」。年青的也不一定著數,你控制他們不到的,「80後」囉。
每一個人都是個體,每一個人都很獨特,一個社會的和諧,應該靠人與人之間互相緊扣的關係而建立起來。能否與對方合作,能否與對方相愛,是基於相方的個性與氣質,而不是流於表面的條件。用一套套的似是而非的公式來量度,只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分歧及猜忌。
他離開了你真的因為妳很強嗎?不,是因為他不再愛你。他背叛你因為妳很港女嗎?不,是因為他不再愛你。妳不再與他繼續是因為他無主見嗎?不,是因為妳不再愛他了。妳不與他開始是因為他沒有車沒有樓嗎?不,是因為妳根本對他沒有愛的感覺。人有優點亦有缺點,愛你整個人的,一定容得下你的缺點;更愛你的,想與你長相廝守的,會清心的與你分享他的感受,助妳把那缺點撥正。
每個人的姻緣際遇也不同,就如人有高矮肥瘦; 有人相愛自會有人失戀,有人結婚亦會有人單身。年過三十就失勢了嗎?有誰不會過三十歲?有。二十九前死掉,你便永遠沒有三十。想清楚了,你還會用這些相對定律來取笑別人嗎?
作為文明社會上的事業女性,更不應再對號入座,被這些莫明奇妙的標籤蒙蔽自己。妳是妳,不是港女不是敗犬。努力為自己打拚未來並不會令妳嫁不去,刻意的把自己喬裝作萬人迷才是致命傷。要吸引一個人、留一個人在身邊,靠的是內涵及氣質打造的獨特性格。留不到,不要怪自己不要怪他,不要計較付出與收獲,只是,真的愛得不夠。
據調查顯示,香港是其中一個聘用最多女性的商業社會,而高達八成的企業有聘用女性出任管理層職位。雖然如此, 這個大都會用來衡量一個女性的成功指數, 仍然以嫁得出與否為基準; 結了婚的, 又以丈夫的財政狀況來界定嫁得好與壞;生孩子的,最好一索得男,二索得女;孩子大了,又要爭崩頭入名校,爭不到的,便要生要死。難道女性的一生,就是在這樣比比鬥鬥之下渡過嗎?
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一群氣量淺窄的人,開始把不夠理想化的人物或其個性,用標籤分化起來。有要求的叫「港女」,不善交際的是「宅男」,適婚但未婚的喚作「中女」或「敗犬」,有幸結了婚但稍露疲態的又即被貶為「師奶」。年青的也不一定著數,你控制他們不到的,「80後」囉。
每一個人都是個體,每一個人都很獨特,一個社會的和諧,應該靠人與人之間互相緊扣的關係而建立起來。能否與對方合作,能否與對方相愛,是基於相方的個性與氣質,而不是流於表面的條件。用一套套的似是而非的公式來量度,只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分歧及猜忌。
他離開了你真的因為妳很強嗎?不,是因為他不再愛你。他背叛你因為妳很港女嗎?不,是因為他不再愛你。妳不再與他繼續是因為他無主見嗎?不,是因為妳不再愛他了。妳不與他開始是因為他沒有車沒有樓嗎?不,是因為妳根本對他沒有愛的感覺。人有優點亦有缺點,愛你整個人的,一定容得下你的缺點;更愛你的,想與你長相廝守的,會清心的與你分享他的感受,助妳把那缺點撥正。
每個人的姻緣際遇也不同,就如人有高矮肥瘦; 有人相愛自會有人失戀,有人結婚亦會有人單身。年過三十就失勢了嗎?有誰不會過三十歲?有。二十九前死掉,你便永遠沒有三十。想清楚了,你還會用這些相對定律來取笑別人嗎?
作為文明社會上的事業女性,更不應再對號入座,被這些莫明奇妙的標籤蒙蔽自己。妳是妳,不是港女不是敗犬。努力為自己打拚未來並不會令妳嫁不去,刻意的把自己喬裝作萬人迷才是致命傷。要吸引一個人、留一個人在身邊,靠的是內涵及氣質打造的獨特性格。留不到,不要怪自己不要怪他,不要計較付出與收獲,只是,真的愛得不夠。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女」會計師公會??
今天搭了幾程的士,聽了幾次新聞,初初以為電台接收差,模模糊糊聽到會計師公會前面有個「女」字。 後來再聽第二次, 又聽錯?可能是那報導員有懶音,不知甚麼字讀得不好令人聽了個「女」字出來。到晚上在家看新聞有字幕, 咦! 真是「女」會計師公會喎?唔好玩啦? 再看看發言人,呵..........失敬失敬。
「女」會計師公會到底是甚麼底蘊?作為女會計師,根本未聽過有這個會,網上也找尋不到有關的資料。發言人是資深的女會計師,當然她可以代表她自己,又或代表她的會計師行。但既然這不是一個公開給所有女會計師加入的組織,我不認為她們可以代表我,「女」會計師,對外發言。
直至今日,很慶幸,從來沒有在工作上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所以不太明白「女」會計師公會的用意,和為什麼要把女性標籤起來。世界不是男就是女,有了「女」會計師公會,是不是順理成章有「男」會計師公會?那麼我要為所有嫁了會計師的太太們抹一把汗。
突然間我聯想起慧賢雅集,或者「女」會計師們想群起攪攪慈善活動。但我又不明,行善積德,隨時都可以,巧立明目的,怕又是宣傳居多。
如果「女」會計師公會提供買名牌衫褲鞋袋的折扣,這絕對是一個有意思的組織,煩請儘早通知入會方法。
「女」會計師公會到底是甚麼底蘊?作為女會計師,根本未聽過有這個會,網上也找尋不到有關的資料。發言人是資深的女會計師,當然她可以代表她自己,又或代表她的會計師行。但既然這不是一個公開給所有女會計師加入的組織,我不認為她們可以代表我,「女」會計師,對外發言。
直至今日,很慶幸,從來沒有在工作上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所以不太明白「女」會計師公會的用意,和為什麼要把女性標籤起來。世界不是男就是女,有了「女」會計師公會,是不是順理成章有「男」會計師公會?那麼我要為所有嫁了會計師的太太們抹一把汗。
突然間我聯想起慧賢雅集,或者「女」會計師們想群起攪攪慈善活動。但我又不明,行善積德,隨時都可以,巧立明目的,怕又是宣傳居多。
如果「女」會計師公會提供買名牌衫褲鞋袋的折扣,這絕對是一個有意思的組織,煩請儘早通知入會方法。
Friday, February 19, 2010
寒‧冷
農曆年前匆匆從北京趕回來,回程當天當地的氣溫是零下8度。北京的冬天大概都是這個天氣,冷是理所當然。穿著厚厚的大衣,雖然氣溫低,身體仍然很和暖。獨個兒站在冰點的北京街頭,想著的卻是與他在霞飛路漫步的時光。雖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當日溫馨的感覺不知不覺暖暖地湧上心頭。
今天,香港是8度,在這個亞熱帶地區,氣溫稍為降低至10度以下,大家都似如臨大敵,穿著保暖程度足以上雪山禦寒的冬衣。我一向很抗拒在本地穿得太擁腫,既然外國人幾度仍然可穿短袖衣裳,我們包得密密實實總顯得格外懦弱。但今天這個8度,不只是冷,還很寒。香港的冬天凍起來是寒的,很明顯我的大衣不夠抵擋寒風,寒意打從心底裡震出來,寒得令人頭痛,寒得令人不安,寒得一切心如刀割的畫面又再歷歷在目。
寒冷的天氣幾時才會過?聽說下星期會回到廿多度。心情會隨著天氣回復嗎?應該會,努力的工作一向都是麻醉心情的良方。
今天,香港是8度,在這個亞熱帶地區,氣溫稍為降低至10度以下,大家都似如臨大敵,穿著保暖程度足以上雪山禦寒的冬衣。我一向很抗拒在本地穿得太擁腫,既然外國人幾度仍然可穿短袖衣裳,我們包得密密實實總顯得格外懦弱。但今天這個8度,不只是冷,還很寒。香港的冬天凍起來是寒的,很明顯我的大衣不夠抵擋寒風,寒意打從心底裡震出來,寒得令人頭痛,寒得令人不安,寒得一切心如刀割的畫面又再歷歷在目。
寒冷的天氣幾時才會過?聽說下星期會回到廿多度。心情會隨著天氣回復嗎?應該會,努力的工作一向都是麻醉心情的良方。
Tuesday, February 16, 2010
新年快樂
農曆新年是我整年來最長的family day。平常的週末,總愛懶在床上,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早點起床與家人上茶樓一盅兩件。新春來到當然不可掃興,大清早十多人一起飲早茶。原來我有近一整年沒有與他們見面。小孩子們長大了,去年還是手抱的已經會行會跳,去年牙牙學語的已經變得牙尖咀利。沒錯看到孩子成長應該很高興,可是同一時間,長輩也快速地老去。
我的姨婆已經80多歲,很愛美。去年新春還興致勃勃,染著一頭黑髪,化著一個優雅的妝容,很有中氣的與我們談天說地,我覺得她應該是長命百歲的。可是昨天看到她白髲蒼蒼,一拐一拐,笑容當然還是一樣的美,可是看得出她的光芒正在慢慢減退。以後的每一分秒對她來說也是珍貴的。我很希望以後多點時間與她多聚一聚,可是我不敢承諾。我的新年願望,是希望她每一刻都活得愉快,不要有任何痛苦。
我的姨婆已經80多歲,很愛美。去年新春還興致勃勃,染著一頭黑髪,化著一個優雅的妝容,很有中氣的與我們談天說地,我覺得她應該是長命百歲的。可是昨天看到她白髲蒼蒼,一拐一拐,笑容當然還是一樣的美,可是看得出她的光芒正在慢慢減退。以後的每一分秒對她來說也是珍貴的。我很希望以後多點時間與她多聚一聚,可是我不敢承諾。我的新年願望,是希望她每一刻都活得愉快,不要有任何痛苦。
Friday, February 5, 2010
審計新人類 解構80後
會計師行業,尤其是審計部門,人口眾多,仍沿用着金字塔的架構,屈指一算便可計出超過八成人口都是現時十分注目的「80後」。踏入2010年,第一批的「80後」陸陸續續步入三十歲,不少已經是審計經理了。而審計部最年青的「80後」,仍然是去年畢業,1987年出生的嬰兒,轉眼間已二十有三。俗語說,三年一個generation,換言之,一間會計師行內,八成人口是橫跨兩代的「80後」。
所謂「80後」,據了解,是內地討論區流行的一個用語,泛指1980年後出生的小孩。在美國,八十年代出生的叫作「Generation Y」,再學術一點的稱號為「Millennials」,即2000年後出社會工作的人士。而上一代,大概是1965至1980出生的,叫「Generation X」。再年長一點的,是「Baby Boomers」,即戰後至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士,亦可解說為我們的「50、60後」。
根據各類型的調查顯示,在職場上,「50、60後」與「80後」出現最多的磨擦,會計師行作為社會上其中一個招聘得最多年輕人的一個專業,要怎樣管理及適應這批新人類?
「80後」與上一代最大的分別,是「80後」從小已在電腦化的環境內成長。兄弟姊妹少,又不像上一代常在街上流連,陪着他們長大的不是父母、就是電腦。就算同屬「80後」,快將三十的,跟還是二十出頭的那批,對於電腦的技術,已經有頗大的分別。「80後─前期」的,用各類軟件沒有問題,但只限於最practical的技術,再加多少少的技巧。但「80後─後期」的,就連不常用的秘技,也可以手到拿來。以會計師最常接觸的excel來說,用得最強的,是最junior那班。不少具規模的會計師行已經有自家開發、自以為很sophisticated的軟件,但往往都是由最junior的用家發現大部分的bugs及保安漏洞,IT部門都是根據他們的回應而作出改善。這批「80後」會計師,推動着會計師行的科技向前行,上一代與「80後」一起工作,反過來由他們身上吸取更多電腦運用的技巧。
「80後」另一個特徵,就是十分重視朋友間的networking。電腦是「80後」的阿凡達,透過電腦、利用網絡裏面的身份,不論何時何地與真朋友或假朋友無間斷的連繫。所以,在「80後」工作的電腦裏面,長期開着的除了與工作有關的版面之外,一定還有msn、skype、facebook、forums、online games等等。這現象是「50、60後」的老闆們最不滿的地方。有老闆曾要求IT部門在各人電腦加點阻截程式,但又能維持多久?「80後」是電腦精靈,除了把玩software有一手之外,他們還精於破解這類禁制,不出一星期,各人的msn及facebook又如常運作。要處理這個情況嗎?處理了又如何。「80後」要求工作上有flexibility,又最怕家長式的訓導。太過沉迷的,工作表現一定不理想,自然要為他們作出輔導。如果他們交給你的工作質素是沒有問題的話,又何必太堅持當中的過程?當然,在客戶office工作一定要全心全意,但在自己office內,既然你看不到,不如就當沒有發生好了。
最大的分歧,到今時今日仍是一個死結的,是work-life balance。「50、60後」的老闆們成長的社會,物質還不是太富裕,公餘亦沒有太多的活動可言。他們先追求溫飽,有了基礎收入,再追求地位。社會地位與金錢成正比,他們一直向上爬,以達成他們的理想。就算本身的工作不要求加班,為求賺取更多的收入,他們會兼職,freelance audit 、part-time 會計,上一代的會計師一定有經驗。Work-life balance?無錢何來Life。
「80後」的小會計師就很不同,成長的教育就已經是多元化,讀書之餘也有大量的課外活動。家境大致上都較上一代富裕,就算不是含著金鎖匙出生,他們的父母都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對金錢他們不是沒有欲望,但若然他們不是等錢還債,就絕不認同金錢等於一切。他們很明白要認真工作,亦不介意捱,但不是捱到通宵達旦,幾日幾夜有家歸不得這種。他們亦會承擔,雖覺捱得辛苦,但無論如何一定與整team人一起落力工作至盡頭,絕不是有些長輩所說的不成熟。但「80後」們懂得選擇,既然這裏不是心目中的理想工作環境,他們會在適當時候放手。
其實有關「80後」的課題,再寫幾萬字也改變不了。不過,作為簡單的總結,我想說,80前生的,是時候放開懷抱,明白世界正在向前行,你手上的縱的一切,有朝一日總得落在這群黃毛小子手上。與其看他們處處不順眼,不如真的試試改變想法,用他們的方式與他們溝通,瞭解他們思考的邏輯,你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起點與處理過程可能不同,但得出來的結論可能是一樣。
80後生的,請緊記前人在努力向上掙扎的時候,正好錯過了科技與教育進步得最快的時機。既然你們在這樣好的條件下長大,請把握前人為你們築好的路,好好的利用豐富的資源,理性的去改變現狀;再用你們闊大的眼光,帶領長輩們跟隨你們一班年輕人一起與時代進步,而不是由得他們埋在自己的舊世界內轉圈。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所謂「80後」,據了解,是內地討論區流行的一個用語,泛指1980年後出生的小孩。在美國,八十年代出生的叫作「Generation Y」,再學術一點的稱號為「Millennials」,即2000年後出社會工作的人士。而上一代,大概是1965至1980出生的,叫「Generation X」。再年長一點的,是「Baby Boomers」,即戰後至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士,亦可解說為我們的「50、60後」。
根據各類型的調查顯示,在職場上,「50、60後」與「80後」出現最多的磨擦,會計師行作為社會上其中一個招聘得最多年輕人的一個專業,要怎樣管理及適應這批新人類?
「80後」與上一代最大的分別,是「80後」從小已在電腦化的環境內成長。兄弟姊妹少,又不像上一代常在街上流連,陪着他們長大的不是父母、就是電腦。就算同屬「80後」,快將三十的,跟還是二十出頭的那批,對於電腦的技術,已經有頗大的分別。「80後─前期」的,用各類軟件沒有問題,但只限於最practical的技術,再加多少少的技巧。但「80後─後期」的,就連不常用的秘技,也可以手到拿來。以會計師最常接觸的excel來說,用得最強的,是最junior那班。不少具規模的會計師行已經有自家開發、自以為很sophisticated的軟件,但往往都是由最junior的用家發現大部分的bugs及保安漏洞,IT部門都是根據他們的回應而作出改善。這批「80後」會計師,推動着會計師行的科技向前行,上一代與「80後」一起工作,反過來由他們身上吸取更多電腦運用的技巧。
「80後」另一個特徵,就是十分重視朋友間的networking。電腦是「80後」的阿凡達,透過電腦、利用網絡裏面的身份,不論何時何地與真朋友或假朋友無間斷的連繫。所以,在「80後」工作的電腦裏面,長期開着的除了與工作有關的版面之外,一定還有msn、skype、facebook、forums、online games等等。這現象是「50、60後」的老闆們最不滿的地方。有老闆曾要求IT部門在各人電腦加點阻截程式,但又能維持多久?「80後」是電腦精靈,除了把玩software有一手之外,他們還精於破解這類禁制,不出一星期,各人的msn及facebook又如常運作。要處理這個情況嗎?處理了又如何。「80後」要求工作上有flexibility,又最怕家長式的訓導。太過沉迷的,工作表現一定不理想,自然要為他們作出輔導。如果他們交給你的工作質素是沒有問題的話,又何必太堅持當中的過程?當然,在客戶office工作一定要全心全意,但在自己office內,既然你看不到,不如就當沒有發生好了。
最大的分歧,到今時今日仍是一個死結的,是work-life balance。「50、60後」的老闆們成長的社會,物質還不是太富裕,公餘亦沒有太多的活動可言。他們先追求溫飽,有了基礎收入,再追求地位。社會地位與金錢成正比,他們一直向上爬,以達成他們的理想。就算本身的工作不要求加班,為求賺取更多的收入,他們會兼職,freelance audit 、part-time 會計,上一代的會計師一定有經驗。Work-life balance?無錢何來Life。
「80後」的小會計師就很不同,成長的教育就已經是多元化,讀書之餘也有大量的課外活動。家境大致上都較上一代富裕,就算不是含著金鎖匙出生,他們的父母都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對金錢他們不是沒有欲望,但若然他們不是等錢還債,就絕不認同金錢等於一切。他們很明白要認真工作,亦不介意捱,但不是捱到通宵達旦,幾日幾夜有家歸不得這種。他們亦會承擔,雖覺捱得辛苦,但無論如何一定與整team人一起落力工作至盡頭,絕不是有些長輩所說的不成熟。但「80後」們懂得選擇,既然這裏不是心目中的理想工作環境,他們會在適當時候放手。
其實有關「80後」的課題,再寫幾萬字也改變不了。不過,作為簡單的總結,我想說,80前生的,是時候放開懷抱,明白世界正在向前行,你手上的縱的一切,有朝一日總得落在這群黃毛小子手上。與其看他們處處不順眼,不如真的試試改變想法,用他們的方式與他們溝通,瞭解他們思考的邏輯,你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起點與處理過程可能不同,但得出來的結論可能是一樣。
80後生的,請緊記前人在努力向上掙扎的時候,正好錯過了科技與教育進步得最快的時機。既然你們在這樣好的條件下長大,請把握前人為你們築好的路,好好的利用豐富的資源,理性的去改變現狀;再用你們闊大的眼光,帶領長輩們跟隨你們一班年輕人一起與時代進步,而不是由得他們埋在自己的舊世界內轉圈。
連結至年青會計師協會
Friday, January 1, 2010
會計師行逃亡潮
2009年過去,轉眼間又到年結。而我,終於可以在12月份拋開一切,正正式式放(無薪)假去也。今年銀根短缺,不打算出外旅遊,只是留在家中「煲煲劇」,出外逛逛,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不過,人在香港,電話總是響個不停,每天都有同事們打電話來報道最新消息。什麼消息?其實是人事變動的消息,因為臨近年尾,會計界執位潮又正式開始。
無論市道有多低迷,只要客戶的公司一日尚在人間,核數報稅仍是要繼續。工作流程又不可因為減了費用而將貨就價,加上在低迷的市道下公司以低價bid了幾個新job,需要的人力和時間與往年一樣多,經理們又開始為來年的人手安排而煩惱。
最頭痛的是,其他會計師行亦紛紛在行家手中挖角,商界也於年結前為會計部門增添人手,這兩個月各同事們都不停請假見工,據相熟的經理說,年尾收得最多的,一是紅色炸彈,二便是同事的辭職信。一如以往,最渴市的都是一些入行四年以上的人才。他們最好考完試,帶過大job,經常穿梭神州,由開job到出account自動波一腳踢,如果有齊以上的條件,現在手頭上都可能有幾個audit的offers。
過去一年,同事們對公司的制度及前景都心灰意冷,現在同事們的心態,只要有人請,就算人工、職位一樣,都想第一時間逃離地獄,趁年輕轉會,找尋更有前途的工作環境。又有些同事,為了不想再過核數生涯,積極找尋commercial的工作。入到好公司的,當然為他們高興。此外,亦有些同事跳出去的,是一些中小型的私人企業。他們對新僱主的背景一無所知,貿貿然便跳出去,其實有點為他們擔心。
在會計師行或大機構工作,職級及架構透明度較高,晉升要求較具體。由於是團體工作,表現大致上都能客觀地衡量,前途較容易掌握。但私人中小企比較不同,每一個職位都可能只有一至兩個人,縱然入職時的薪金可能較audit為高,但往將來看,升級一定沒有audit那麼快,薪金如果想隨年資而調整,可能如俗語說,「魚不過塘不肥」,密密轉工才能成事。
在會計師行或大機構工作,職級及架構透明度較高,晉升要求較具體。由於是團體工作,表現大致上都能客觀地衡量,前途較容易掌握。但私人中小企比較不同,每一個職位都可能只有一至兩個人,縱然入職時的薪金可能較audit為高,但往將來看,升級一定沒有audit那麼快,薪金如果想隨年資而調整,可能如俗語說,「魚不過塘不肥」,密密轉工才能成事。
而我,當然不是真的很想與公司長相廝守,但目前我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最起碼我要自己過得到自己,覺得自己的經驗真的能協助新的僱主發展業務,才會考慮離開。
無論市道有多低迷,只要客戶的公司一日尚在人間,核數報稅仍是要繼續。工作流程又不可因為減了費用而將貨就價,加上在低迷的市道下公司以低價bid了幾個新job,需要的人力和時間與往年一樣多,經理們又開始為來年的人手安排而煩惱。
最頭痛的是,其他會計師行亦紛紛在行家手中挖角,商界也於年結前為會計部門增添人手,這兩個月各同事們都不停請假見工,據相熟的經理說,年尾收得最多的,一是紅色炸彈,二便是同事的辭職信。一如以往,最渴市的都是一些入行四年以上的人才。他們最好考完試,帶過大job,經常穿梭神州,由開job到出account自動波一腳踢,如果有齊以上的條件,現在手頭上都可能有幾個audit的offers。
過去一年,同事們對公司的制度及前景都心灰意冷,現在同事們的心態,只要有人請,就算人工、職位一樣,都想第一時間逃離地獄,趁年輕轉會,找尋更有前途的工作環境。又有些同事,為了不想再過核數生涯,積極找尋commercial的工作。入到好公司的,當然為他們高興。此外,亦有些同事跳出去的,是一些中小型的私人企業。他們對新僱主的背景一無所知,貿貿然便跳出去,其實有點為他們擔心。
在會計師行或大機構工作,職級及架構透明度較高,晉升要求較具體。由於是團體工作,表現大致上都能客觀地衡量,前途較容易掌握。但私人中小企比較不同,每一個職位都可能只有一至兩個人,縱然入職時的薪金可能較audit為高,但往將來看,升級一定沒有audit那麼快,薪金如果想隨年資而調整,可能如俗語說,「魚不過塘不肥」,密密轉工才能成事。
在會計師行或大機構工作,職級及架構透明度較高,晉升要求較具體。由於是團體工作,表現大致上都能客觀地衡量,前途較容易掌握。但私人中小企比較不同,每一個職位都可能只有一至兩個人,縱然入職時的薪金可能較audit為高,但往將來看,升級一定沒有audit那麼快,薪金如果想隨年資而調整,可能如俗語說,「魚不過塘不肥」,密密轉工才能成事。
而我,當然不是真的很想與公司長相廝守,但目前我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最起碼我要自己過得到自己,覺得自己的經驗真的能協助新的僱主發展業務,才會考慮離開。
Subscribe to:
Posts (Atom)